小雷是一个女大学生,最近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来精神科就诊。小雷近一年来总觉得烦躁、易激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对别的事情提不起兴趣,不想参加任何社交活动。自己上网按照症状搜索,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所以来到医院就诊。
乍一听小雷的症状,非常像是抑郁症。但是仔细询问后,得知小雷来自山区,家境不好,一年前上了大学,开始迷恋上互联网,买不起电脑,手机上网流量又贵,就几乎整日泡在学校图书馆、网吧,有时竟忘了时间,经常错过夜里学校关门时间。一离开网络就觉得心烦意乱,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一年下来,除了上课就是上网,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还为了上网花掉了不少生活费,本来家庭就贫困,这样一来一日三餐成了问题。所以只得强迫自己不去网吧,这样一来原本的烦躁情绪更加明显,失眠严重,总控制不住在学校图书馆网络教室前逗留看别人上网。经分析诊断小雷并不是得了抑郁症,而是“网络成瘾”。而且,小雷还问了两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网瘾不是小孩才得的吗?我都21岁了。而且不是男的才有吗?”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分不开,个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单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互联网在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使人类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
正如小雷所问,网瘾的高发人群确实多为12-18岁的青少年。主要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意识也比较弱化,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较差。他们大多都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对新鲜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而网络出现之后,网络游戏、色情和聊天,恰好对应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自然就会网络成瘾。所以很多人形象地称之为“电子海洛因”。而且,网瘾的确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1,甚至更高。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 和Nikita Duncan在他们的新书《男性的消亡:为何年轻男子正在挣扎,以及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中说,我们可能会因为色情和电游成瘾而失去整整一代的男人。他们关注的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这些成瘾背后的本质,他们重塑了社会所必需的欲望模式。无论哪类强迫性的网络成瘾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元素,就是都模拟了某些男人渴望的东西。而男性的自控能力往往比较差,所以不可否认网络成瘾确实男性居多。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网络成瘾呢?
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如果你已经符合以下三条标准超过12个月,并且平均每日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则说明你可能已经网络成瘾,需要及时就医。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网络成瘾判断: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网络成瘾的危害在哪里?
也许有些人会说,不就是上个网嘛?会有什么危害?其实不然,上网无所谓,但如果成瘾将会给我们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
1.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长时间的上网对生活的正常规律和节奏造成严重的破坏,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状态也会被打破,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免疫功能也会明显降低,睡眠、食欲、体质都会出现异常,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死亡。
2.对学业影响
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如果在4小时以上,学业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业成绩会呈现持续性下降趋势。上网持续的时间越长,越会造成青少年对学习失去兴趣。
3.对情绪及人格影响
持续性上网时间过长,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接触时间较少,情绪就会发生波动,对各方面满意度均相对较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更高。若是不良情绪无法得到正确、及时的舒缓,很容易增加情绪敏感性,甚至会有退缩、自卑、缺乏社交勇气等异常情绪产生,最终变得孤僻。
4.对社会交往和社会人格的影响
据近几年的文献报道、新闻报道,网络成瘾会使青少年的犯罪率明显上升,70%的青少年犯罪是受到网络的影响。
网络成瘾需要治疗吗?
网络成瘾危害如此之大,治疗自然是必须的。
程度较轻的网络成瘾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自我调节:一是科学安排上网时间,合理利用互联网。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潮,学会有选择、有取舍地利用信息。二是用转移和替代的方式摆脱网络成瘾。学会劳逸结合,用每个人所特有的其他嗜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自我的注意力,使其暂时忘记网络的诱惑。三是培养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个性因素)有关,一定的人格倾向使个体易于成瘾,网络只是造成成瘾的外界刺激之一。因此,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较强的个人适应能力,学会合理宣泄,正确面对挫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会一味地躲在虚拟世界中逃避失败与挫折。
程度较重的网络成瘾者可以采取直接隔断法。成瘾程度较重而不能自制的成瘾者,可以在他们的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将其与电脑完全隔离一段时间,让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或者重新安排紧张有序的生活,待到他们能够完全摆脱网瘾的困扰后,再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科学地安排上网时间。同时采取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在心理干预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手段比较常用,效果也比较理想。药物治疗是网络成瘾干预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现阶段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药物为网瘾治疗的常用药物,也收到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总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瘾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除了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网络成瘾外,还应该加强网络管理,加快相关立法和进行相应的伦理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使互联网更好地为人类服务。